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短缺,竞争激烈成为当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愈来愈密切,企业要想追求长远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面临技术革新问题,因为单一的依靠压缩材料成本,改变营销模式,以此提高销量,提高销售额,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高额利润的追求,而科技创新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依据技术创新理论,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评估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而改革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并向市场投入新产品,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绩效,从中可以看出研发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但要想通过研发投入活动提高企业绩效,需要企业在竞争战略和融资战略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研发阶段,由于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预备、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就涉及到了企业资金的代理成本问题,选择何种方式融资,是选择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二者所占资本的比率则是企业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确定合理有效的资本结构,企业才能以最少的资本成本支撑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将研发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并保证高收益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工艺等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权衡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主要研究研发投入、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根据上述提出的研究需求,本文以深沪A股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样本上,剔除了2010年至2016年期间存在缺失值、极端值以及特殊行业的公司数据,经过筛选之后的,本文共选取了5066个观测值;选用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研发投入的替代变量,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利用选取的这些衡量指标实证检验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是否具有调节效应。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论基础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假设,然后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论初步表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正相关,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负相关,根据调节效应原理,将资本结构与研发投入交互项加入回归模型中,发现其系数为负,且这种关系具有显著性,由此可以论证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