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在线辨识与抑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力资源与用电负荷之间呈现远距离逆向分布是我国风力发电的显著特点。为了将风电更好的送出,大规模、远距离风电并网输送方式势在必行。在输电线路安装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有效提高远距离输电能力,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也易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本文以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为研究基础,分析其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线路接入大电网时产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首先,根据研究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的需要,建立了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数学模型,包括风速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桨距角控制系统模型、转子轴系模型、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变换器控制系统模型以及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线路模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后续振荡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及抑制措施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实测信号出发,在分析实测信号具有类噪声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五点三次平滑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算法相结合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参数在线辨识方法。首先使用五点三次平滑算法对次同步振荡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对去噪后的信号建立ARMA模型进行次同步振荡模态参数辨识。对构造的次同步振荡理想信号和含双馈风电场的IEEE第一标准模型的转速偏差信号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辨识处理,并与Prony算法和ARMA算法的辨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正确辨识出次同步振荡主导模态,并且辨识结果的相对误差最低。通过对吉林通榆风电基地次同步振荡电流实测信号进行辨识,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风电系统的适用性,其辨识结果可为次同步振荡抑制提供精确的主导模态参数。最后,结合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数学模型特征及次同步振荡模态参数在线辨识结果,选择在转子侧变换器投入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方法对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综上可知,针对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发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本文将振荡模态参数在线辨识与抑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和一体化处理。此方法在提高模态参数辨识准确性的同时,也对次同步振荡实现了实时、快速、有效的抑制。该论文有图38幅,表7个,参考文献54篇。
其他文献
为研究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经无害化处理的副产品钛石膏作为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及安全性,试验对供试钛石膏通过成分鉴定—土柱淋溶—盆栽种植的方式,研究了钛石膏和钛石膏淋溶液中的有害元素含量以及钛石膏与土壤不同比例掺混后对油菜生长、产量和功能叶光合速率影响。结果表明:钛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_4和Fe_2O_3,固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钛石膏淋溶液中含有较少量的Ca~(2+)、Mg~(2+),
时基校正器是电视制作和播出系统中必不少的设备。本文对在播出系统中使用的时基校正器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一代时基校正器的设计思想。
某悬索桥位于三峡库区,受库区水位调节和控制影响,水位落差变化大,枯水期航道窄、水流急,对钢箱梁吊装影响大。基于此,提出了两种吊装方案,即采用跨缆吊机或缆索吊进行吊装作
就当前我国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加以论述。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建筑节能真正得以实施。
近年来因地基基础沉降不均匀所导致房屋出现问题的事故不断发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产生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从工程地质,设计,施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课程,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它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
良好的公路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公路建设的发展给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公路交通灾害,其已经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本文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