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词建构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的产生和使用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生物的、认知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与语音、语法相比,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中出现了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就会有相应的新词语产生。英语新词的大量涌现,许多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给予重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然而大部分研究局限在词的形态及其形成的外部原因层面,如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上,对新词形成认知机制却探讨很少。本研究中的“英语新词”是指反映新事物、新现象等,在已有的词语的基础上进行语义扩展而获得新的意义的词语或者利用已有语素或词语形成的新构词。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范畴化、原型、隐喻、转喻、类比和概念整合机制等),以对英语新词的考察为基础,讨论英语发展过程中新词产生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新词的出现是人们对新事物、新现象进行范畴化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来讲新词的出现取决于客观世界。这一过程或者是直接使已有的概念获得新的发展,反映在词汇上就是新义词;或者是将不同的已有概念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反映在词汇上即新构词。通过对新的语义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思维对新语义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原型范畴来讲,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变化,原型范畴存在“转变”和“裂变”的现象,这促使反映该范畴的词汇出现相应的新意义。这个自然的认知过程是新语义出现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原型范畴的变化又是一个平稳的过程,这使得意义的变化对语言的使用者而言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过程中,人们会借助于这两种机制来促进对新事物、新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原有的词汇取得新的意义。因此人类的惯有的认知方式是新语义出现的根源之二。通过从认知角度对新构词中复合词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其建构过程不同于新意义的产生过程:人们根据凸显和注意原则来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借助隐喻、转喻、类比和概念整合机制形成新的概念,在构词时还要考虑使新构词能提供充分的、明白无误的信息。反映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的共同之处在于:(1)新词的形成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认知机制进行范畴化形成新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新词的意义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体验的融合体,是有认知理据的;(2)人们根据需要丰富和发展了现有词汇,人是语言的主动加工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本研究中的新词有以下几个来源:词探网站、《二十世纪新词语词典》、《牛津高阶学生词典》搜索网站等。词语释义参考:《柯林斯英语学习词典》,《牛津高阶学生词典》搜索网站,韦氏词典网站,词源词典网站等。这一研究也可为英语新词的词典编纂工作提供语言学依据;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新词。
其他文献
<正>今年是我国第30个植树节。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湖南造林绿化事业成绩斐然。到2007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6.1%,森林蓄积量达到4.02亿立方米,城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应激对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及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钱钟书文学作品中比喻应用是其一大特色,其比喻多属"变式比喻",并大多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这种比喻对其作品语言风格中起到独特的作用。文章运用修辞学、幽默语言学等有
剪辑是视频作品制作工序之一,视频材料拍摄完成后,依据内容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银幕效果的顺序组接起
<正>2014年6月25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4年3月,邓州"编外雷锋团"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
通过研究DCI数字立体电影编码的关键技术:图像压缩编码、轨道文件封装和辅助信息文件;设计了数字立体电影编码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编码结果兼容DCI规范V1.2版,且立体
目的对比电脑验光仪、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3种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有无差异,并对3种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开封市中
近些年来,由于电子封装工业迅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提高,电子产品逐渐向小型化、便携式和高精密化方向发展,进而对电子封装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封装互联的可靠
植物形态是植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生理规律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在计算机上逼真地模拟植物,不仅需要对植物的外部形态进行精确建模和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