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交易日益增多,但各国之间由于制度差异、征管漏洞以及广泛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跨境纳税人的避税安排提供大量运作空间,这些筹划安排最终导致各税收主权国家严重的税收流失。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反避税工作,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征管合作。在国际反避税工作中,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困扰税收当局的最大难题之一,由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因而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税收透明度,加强涉税信息交换以遏制跨境避税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税收情报交换在国际反避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情报交换的形式不断增多,其内涵也不断外延。2014年OECD在借鉴美国FATCA框架的基础上,推出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准则(AEOI标准),CRS作为全新的情报交换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实施,我国已于2018年9月进行了首次自动情报交换,这标志着我国的情报交换工作正式进入了多边自动交换时代。本文将结合我国征管体制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新个税法实施的国内背景,在国内外税改浪潮中探讨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税收情报交换体制,提高税收透明度,这对于有效打击国际逃避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从反避税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机制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税收情报交换在反避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基本思路是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与反避税的理论层面出发,结合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及我国国内情报交换制度的实施现状,总结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在反避税实践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再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与对欧美发达国家税收情报交换制度的介绍,在批判性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来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机制,保障税收自动情报交换标准在我国的有效实施,提升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反避税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导论和五章内容。其中导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税收情报交换与反避税的相关理论,梳理了国际税收情报制度的发展历程,描述了FATCA和CRS的相关理论及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与反避税之间的关系,说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对打击跨境避税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重点结合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新发展以及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讨论其实施现状,总结我国税务机关在运用情报交换进行反避税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内容是选取了两个我国利用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成功反避税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出发,研究情报交换作为反避税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讨论情报交换的反避税效果,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反映出我国税收情报交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在税收情报交换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不足之处,我国应当如何批判性借鉴。第五章则是针对如何提升我国税收情报交换的反避税效果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