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的深度与批判的强度——论阎连科小说的审丑叙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丑叙事,在小说创作中指向一个多重的衍生状态,包括作家的文本形态、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叙述腔调、语言艺术、写作姿态、美学趣味等各方面。本文将作家阎连科作为研究对象,以审丑叙事作为剖析作家写作肌理与文学精神的切入点,把小说内容和形式等内在景观与思想价值等外部视野联结在一起,追问阎连科的小说在当下文学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绪论部分,对阎连科小说的审丑叙事做出具体阐释和范围界定,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阎连科的小说创作研究进行梳理,推导出论文选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阎连科在当下的文学现场,以其对乡土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压抑性审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重新将审丑叙事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带出场。  第一章论述审丑叙事的语义指涉:身体、人性、社会。生存环境停留在前现代时期的中国,经由外部现代化强制性力量的改造后,进入到奇观林立的后现代社会。如此备受压抑的社会结构必将突破美善的底线,因此在阎连科的小说中充斥着身体、人性、社会现实的丑恶表演。  第二章论述审丑话语建构中的叙事要素。阎连科以审丑的独立姿态,打破了由传统叙事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神话。在审丑话语的建构过程中就体现了作者尝试多种叙事要素的努力。作为一种修辞策略的审丑意象,出现在超验世界的寓言文本中,以极端化的叙述姿态完成着审丑话语的建构。  第三章论述审丑叙事之外的空间与意义。审丑叙事作为一种批判哲学在文学领域的实验性案例,出现于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中。阎连科的写作过程伴随着对现实主义的对立和拆解,找到了自己所谓的寻求内真实的神实主义写作路径。阎连科游走在内容的沉重质地和形式的先锋品格两极,挥霍着手中追逐美的权力,以审丑叙事完成对精神创伤的冷峻逼视和对现实焦虑的切实表达,但不可避免地容易走向历史的虚无与责任的缺席。  结语从审丑叙事的局限性引出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艺术与思想价值的双重探问,从另一侧面启示我们从更广的角度深入探寻作家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乔叶是活跃于文坛的一位“70后”作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涉文坛。乔叶的作品建构了独特的文学世界,她的小说创作有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用特有的敏锐和细腻书写了现代人的
学位
晚清民国,词籍校勘于经史校勘之外,卓然一家,出现像杜文澜、江标、王鹏运、朱祖谋、王国维、郑文焯、吴昌绶、陶湘、陈匪石、赵万里、周泳先、朱居易、易大厂、杨铁夫、唐圭璋等
学位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t,1797.1.13-1828.11.19)作为歌曲作家而闻名于世,他一生创作了634首艺术歌曲,被誉为德国音乐史上的“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