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位选择是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重要问题,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区位选择上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从起步阶段开始直到现在,虽然中国对外投资涵盖的国家和地区范围不断扩大,但从对外投资在全球的结构和布局来看,集中化的特点仍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论文首先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及集中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标——锡尔熵指数,对我国2003-2007年间对外投资的区位集中情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集中度很高,特别是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布非常集中;从各大洲的集中程度来看,亚洲最高,拉美次之,非洲最低。论文接着从东道国因素、对外投资动因和价值链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工资水平、能源储量、中国对该国的出口量、及中国在该国投资集聚水平是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重点考察的因素。不同的投资动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市场寻求型对外投资大多集中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及地区;资源寻求型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储量较多、资金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较强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价值链角度考虑,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使其对外投资的区域分散化,不同产业中的价值链对区位集中的情况有不同的影响,价值链中的模块化是促成投资区位集中化的重要原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就如何改善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合理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区位集中度的高低,将对跨国企业、产业和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对外投资必须充分考虑区位集中度这一因素,结合投资类型、投资行业及东道国的特点进行区位选择。同时要充分发挥区位集中的优势、避开其劣势,推进企业集群式对外投资,促进中国对外投资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