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地球化学勘探数据同地貌地形数据存在很强的共性:同空间位置相联系,强度面具有趋势面性质和统计分形特征。两者在数学处理方法上,可以互相移植。 本文研究着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分形理论,探讨类地球化学勘探数据的图示化处理途径。技术路线设计如下: GIS系统软件ARC/INFO是合适的计算机工作平台,该该软件系统中的GENERATE和UNGENERATE等数据转换接口命令,可以有效的将数据以ASCII文件的形式进行转换操作。 分形插值是本研究的核心。在分析基础上,采用逐次随机添加模型(SRA)。该模型具有继承法的思想。基本原理是在平均值曲面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随机扰动曲面,即使插值满足: (?)是插值基值,通过方位平均法来计算;Δz是受控于区域分形特性的一个随机扰动。 在应用SRA模型中,需要求解分形参数H和生成随机因子。参数H反映了场面的曲化程度和性质。SRA模型的计算量较大,但所得图形的质感较强。 通过VB编程语言编写了计算机处理程序,实现了对原始类地球化学勘探数据和地貌、地形数据的加密处理。通过ACR/INFO中的AML宏语言,实现整个流程的统一化。 对广州某地区的1:5万地形图进行实验表明,经分形插值处理后,能较好的保留原始数据的特征,同时使图形具有更丰富的细节和更佳的图示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