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一篇汉译英翻译报告,翻译文本选自与5.12汶川地震相关的后续跟踪调研报告。该文本属于应用翻译,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文本的用语正规,涉及建筑方面的词汇较多,同时文本中还涉及一些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强调翻译时译者不应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使得读者对于译文的理解等同于原文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该理论也被称为动态对等翻译理论。非文学翻译(应用翻译)的目的在于交流,传达基本意思,而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正是文字的意义而非表面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功能对等理论为应用翻译文本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依照该理论的基本理念进行翻译工作。在本文的第一章中概括的介绍了翻译报告的内容,事件背景,翻译目的和意义以及翻译报告的结构排列。第二章就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同时结合翻译文本,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第三章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详细说明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第四章对翻译报告进行总结,综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遇见的各种问题,以及翻译的经验,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给予了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