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俄罗斯是信仰人数仅次于东正教的第二大宗教,它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伏尔加河地区、西伯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突厥民族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不同渠道的统计,俄罗斯穆斯林的数量达到俄罗斯总人口的15%-20%,并且这个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当代俄罗斯领土上,伊斯兰教与东正教已经和平共处了十多个世纪。随着苏联解体,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宗教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伊斯兰教。因此对俄罗斯伊斯兰教及其社会稳定功能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原因,鞑靼斯坦共和国成为了俄罗斯伊斯兰教的中心。俄罗斯本身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宗教、民族成分尤为复杂。然而鞑靼斯坦却成为了处理民族宗教关系的典范,各宗教关系呈现出宽容包容性,民族关系和洽,社会稳定,民族认同感高。因此本文选取鞑靼斯坦共和国为例,分析伊斯兰教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功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学术价值。伊斯兰教对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功能,首先离不开一系列的前提条件。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无疑是宗教发展的历史大背景。国家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在权力世俗的前提下,以宪法和法律形式确保宗教信仰自由,重视宗教工作的开展,协调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加强宗教间的合作,支持宗教发挥其稳定社会的功能。在伊斯兰复兴进程中,建立了新的清真寺、开办了各种形式的穆斯林组织,传播伊斯兰教的文化价值,保护穆斯林的权利。具体到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合理处理宗教之间的关系,重视宗教文化教育,例如在中学开展宗教史选修课,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认识宗教。设立了鞑靼斯坦穆斯林宗教管理局管理穆斯林组织和宗教事务。而作为鞑靼斯坦主体民族的鞑靼人的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伊斯兰教的传统和文化已经融入鞑靼族的文化,不可分割。这种特征使鞑靼族内部形成一种稳定性,使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在鞑靼斯坦共和国毫无成形的土壤。伊斯兰教对于社会的稳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复兴的作用。伊斯兰教的包容性使宗教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宗教传统和民俗传统相互交叉,从而提高认同,增强社会稳定;二是对人文化程度的提高和道德感的增强。伊斯兰教本身的宗教内涵、道德修养方面的教义能够满足社会精神需求,促进人文化程度的提升,并且对于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使人克制、虔诚、向善,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对进行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伊斯兰教家庭教育对穆斯林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系统、专业的宗教知识学习可以提高精神道德修养、加强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培养包容的胸怀,反对极端思想,这些效果都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越来越成为支撑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鞑靼斯坦为具体切入口,研究伊斯兰教在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稳定功能,对于理解俄罗斯这个丝路重要邻国的宗教民族问题、政教关系、社会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