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能运用简单的文字图像和线条实现信息的有效加工;它具有形象性的图片和直观性的结构能实现知识的可视化,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同时它能帮助人们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加强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重要意义。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教师归纳重点理清思路,提升复习课的效率,第二,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逻辑,强化对知识的认知效果。但是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绘制导图生疏,缺乏有效建构;第二,单向重复导图,弱化学生主体;第三,趋于统一整合,忽略个体差异;第四,偏向导图形式,忽视思维实质。影响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对思维导图的理论认识不足;第二,对学生自主性复习引导不够;第三,对学生个性化运用反馈不足;第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限。由于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应用中存在相关问题,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来加强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应用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其一,强化认知,提高思维导图的普及性;其二,突出主体,实现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三,兼顾差异,注重导图运用的互动性;其四,把握实质,落实思维过程的动态性。以此改善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现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政治复习课的效率,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