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政府明显加快了人民币区域化进程。2009年7月2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已经从政策制定层面发展到实际操作层面,并将成为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里程碑。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地区、试点业务范围和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
2010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将双方的相关合作扩展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后的业务范围,并同意在人民币相关境外业务开展过程中继续加强合作。同日,人民银行与中银香港签订了修订后的《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消除了开立人民币企业账户的行业限制,取消了企业兑换人民币上限,香港的个人和企业相互之间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自由支付和转账。
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开展尤其是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10年上半年整体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达70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下半年36亿元人民币高速增长,其中香港占比达75%。
对于长期以来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为主的中资商业银行而言,人民币区域化的推进将为其开拓国际市场、壮大境外机构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境内外资金通道的进一步打通,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也将暴露在范围更广、威胁更大的风险中。
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选题定为《人民币区域化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使用统计资料、我国人民银行数据和行业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定量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宏观层面重点简析货币区域化、国际化的经验,人民币区域化的背景、障碍和下一步政策走向,以及人民币区域化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分析;在微观层面,找出解决中资商业银行实际问题,分析中资商业银行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现实机遇与障碍、提出中资商业银行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总体目标、安排和具体操作方案以及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为中资商业银行如何适应人民币区域化提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