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是一个在政治、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的历史阶段,而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变化,在当时文人的创作中一定会有所体现。这一时期的文学逐渐独立成科,各种文体都有所发展。在诗歌领域内,赠答诗的兴起尤其令人瞩目。赠答诗是文人之间交流情感,抒怀言志的有效途径,因此文人的自我意识自然会渗透其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自我书写,借以表达自我认知、构建自我人格、刻画自我形象。因此,本文试图从自我书写的角度,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考察相关文献,并结合魏晋时期社会历史、宗教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史料和科研成果,探究魏晋文人在赠答诗创作中所传达的自我意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当时诗歌发展的主要潮流。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魏晋赠答诗中文人的自我书写”这一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赠答诗”与“自我书写”的概念界定,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以邯郸淳、曹植、嵇康等人的作品为例,研究曹魏时期两代文人在赠答诗中所进行的自我书写。结合相关史料揭示其自我期许从建功立业到萧散自然、自我形象从经国治世之能臣到风流潇洒之名士的转变。第二章以石崇、潘岳、陆机、傅咸、刘琨等人的作品为例,考察西晋文人赠答诗中的自我书写。西晋文人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和骄奢纵欲的社会风气,其自我书写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矜权势,追名逐位;二是正直耿介,力挽狂澜。在西晋后期,刘琨等人表现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的极大反思,将自己描绘成一个爱国将领的的形象。第三章主要研究晋室南渡之后,东晋文人赠答诗中文人的自我书写。此时期东晋朝廷偏安一隅,世族门阀势力逐步壮大,谢安、王羲之等士族文人们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特权,因此他们热衷于将自己刻画成优游容与、寄情山水、畅谈玄释的风雅名士。佛教的发展,使僧侣的文学作品逐渐为人所知,其中一些赠答诗中也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东晋末期的陶渊明则在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下,以其伟大的人格成就了自己光辉的形象,为后代文人所仰慕。第四章简略分析魏晋文人在赠答诗中进行自我书写时所展现的艺术特点,以及魏晋赠答诗中文人的自我书写对后世所产生的价值和影响。结语部分对以上内容做以简单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