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热度也只增不减,校本课程能够有效的弥补国家统一课程存在的不足,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有助于为社会培养综合发展的个性化人才。而剪纸艺术是中国最久远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它所蕴含的文化远远超过剪纸本身。学习剪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更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扬州Y小学为例,对其剪纸校本课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多份文献资料,研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的类型和模式以及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同时,通过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研究Y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系统分析其教材编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参与剪纸教学的师生进行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Y小学基于扬州传统的剪纸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办学、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该校的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经过多年发展,趋于成熟,但也不断的呈现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师资力量不足、发展进度趋于缓慢、学生的参与度不足、缺乏专业指导等等,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内部因素两大块出发,首先关于社会环境因素:一些相关的政策制度、课程资源的匮乏有限以及学校支持系统的不足都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其次是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笔者的想法:恰当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采取措施优化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组织家校合作发挥家长支持作用、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健全学校的管理评价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