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及预测指标、皮肌炎的病情与恶性肿瘤治疗的关系、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1例DM/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1例单纯DM/PM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DM/PM与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结果: 1.DM/PM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54%,40岁以上好发;2.恶性肿瘤的种类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鼻咽癌、乳癌、卵巢癌;3.皮肌炎诊断前后1年中发现恶性肿瘤者占66.66%;4.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包括DM/PM的发病年龄晚(>40岁)(P=0.02),恶性红斑(P=0.04),吞咽困难(P=0.03),临床症状典型而CK≤参考值(P=0.04), ESR>35mm/h(p=0.03),剧烈瘙痒(P=0.05),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强的松45mg/d,连续30d)(P<0.01);5.在8例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中,有6例皮肌炎病情明显好转,而10例肿瘤未控制的患者中有7例PM/DM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6.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11%,5年生存率为21.05%,其中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结论:1.皮肌炎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远高于当地基础肿瘤发病率;2.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类型与当地好发肿瘤类型一致,且存在地区差异;3.应考虑将患者年龄>40岁、恶性红斑、吞咽困难、临床症状典型而CK≤参考值、ESR>35mm/h、剧烈瘙痒、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纳入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或预测指标;4.DM/PM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时间相距多在1年以内;5.在恶性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后,皮肌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会得到明显改善,若肿瘤未能控制,常规的皮肌炎治疗方法效果甚微。6.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11%,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