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洋石油领域,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具有特殊性。海上作业人员受限于技术、工具、场地等条件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保,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故障,就必须请求工程师技术支援,或者将设备拆除送修,因此,较陆地生产企业而言,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设备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在关键设备的管理上,存在现有的设备关键性分类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对更新方案的评价方法多凭经验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南海东部某平台以及其UPS更新项目为例,对设备关键性评估以及关键设备更新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海洋石油平台的关键设备大多采用一用一备的冷/热备用组合系统,主要包含UPS、外输泵、吊机等。关键设备的平均开工时间可用度分析,其数值普遍处于0.99974~0.99993之间。影响海洋石油平台设备更新决策的关键要素是设备的可用度和平台年产量。因此,平台关键设备更新的决策思路是从设备的可用度出发,结合停工损失计算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从而通过年费用最小法比较得出最为经济的更新方案。操作要点是搜集旧设备以及新设备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历史故障记录,确定平台的产量及其递减率。在我国已投产超过15年的30座低产量的老旧平台上,当设备的可用度未发生显著劣化时,建议预期的新设备购置费用不大于221万元。在UPS系统更新项目的实践中表明,基于可用度的预期年均费用法最小设备更新决策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在该项目中,采用优化后的国产整体替换方案比原厂替换方案在预期寿命周期成本上要降低106.8224万元,成本变动38.4%。实例研究表明,设备更新方案的预期年均费用对修复率μ变化的敏感度为1.33,敏感度最高。因此,建议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应通过整合厂家维修资源、吸取其他油田的维护经验、培训现场人员和提前准备配件等措施,降低新设备预期的平均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修复率,保证更新方案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