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统计矩和特征正交振型的结构损伤识别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木工程结构在生命周期内,由于恶劣环境、冲击荷载、疲劳荷载、材料老化等不利影响,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即出现局部的结构损伤。局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使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体结构失效,引发生命财产损失。因此,近几十年来,建立有效且高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结构工程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梁、板、剪切型框架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三种基于不同的结构动力响应统计指标的损伤识别方法。分别从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对各个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本文将结构应变统计矩作为损伤指标,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研究了弯曲型结构的损伤识别两步法。首先,推导了此方法的理论框架,详细描述了损伤识别的步骤;然后,利用此方法识别出简支梁、连续梁、简支板三个数值模型中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最后,对一个简支钢梁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此方法对钢梁上的损伤进行了定位和定量识别。  本文研究了测点数不完备条件下,结合应变统计矩灵敏度矩阵和迭代算法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推导了结构应变统计矩的灵敏度矩阵,基于此建立了迭代算法;然后利用一个简支梁数值算例,探索了荷载位置、测点布置、测量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最后,为了提升该方法的噪声鲁棒性,探索了荷载功率谱密度频点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利用加密频点的方法提升了损伤识别精度。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加速度特征正交振型和原始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剪切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此方法定量识别了一个三层剪切型结构数值模型的不同损伤工况;然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一个剪切型框架的实验数据,识别出了单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识别及其治理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简述了国内外隧道衬砌检测及其病害治理的研究现状,提出采用先进的探地雷达作为检测工具,进行隧道结构
建筑结构在自然环境中经历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温度作用在结构中普遍存在。温度对结构物的作用体现在变形和应力两个方面。为了满足使用要求,结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轨道交通越来越受青睐,轨道交通结构也得到了大力发展。U型梁因具备噪声影响小、外形美观、造价经济等优点而较其它结构形式更能满足人们对城市交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本质在于量—价分离,核心在于市场定价。与过去以政府确认市场指导价为基础确定的工程造价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有两个显著的区别:(1)工程量清单由业主提供,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的楼盖结构体系,它能适应现在大柱网、大开间、大空间多高层建筑的需要,能为业主们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同时经济技术指标比其他类型的楼盖体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刚架拱桥,由于结构承载潜力小,多数在役刚架拱桥均存在较多的病害。构建一套能快速、合理评估在役刚架拱桥实际受力性能的体系及方法,将评估结
实际的工程结构由于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环境不利影响或者使用功能的改变(例如桥梁的交通量超过了原设计标准),其疲劳强度可能不满足规范要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增大截面法是圬工拱桥加固改造中常用的方法,这种加固方法简便易操作,能显著提高结构刚度,改善受力状况,经过多年的验证其可靠性较好。然而,对于增大截面法加固构件的力学性能方面
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设备的不断进步和对岩石力学机理的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现实生活的迫切需求,修建大跨度隧道及地下工程逐渐增多,大跨度隧道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