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包括兼并和收购。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从19世纪末出现并购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间出现的巨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更是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虽然中国并购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并购市场不断的扩大,跨国并购业务也时时呈现。并购是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正确运用并购手段,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达到预定目的。并购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如税收、资金杠杆等这类正向效应,还会带来一些列的负向效应。企业实施并购行为,主观上是想获得正向财务效应,实现并购目标。但是,实践中并非如愿,发生财务负向效应比比皆是,并购后导致企业衰退或破产亦然存在。因此,探讨企业并购后财务效应一般规律,实现正向效应,避免负向效应发生,对指导并购实际工作有积极作用。综观国内研究成果,研究并购财务效应的学术论文有10多万篇,有理论探讨,有案例分析,但少有一般规律总结,更少见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案例对比分析。通过对并购及财务效应理论回顾,阐述并购产生正向财务效应的税收、资金杠杆、生产效应等因素,讨论并购可能发生负向财务效应的资产创造价值能力差、资产质量差等因素。以汽车行业为例,进行并购财务效应案例分析,总结实现正向财务效应的经验,揭示发生负向财务效应的教训,为并购实践活动提供参考。通过对并购正负财务效应案例比较分析,提出了减少并购负向财务效应的建议。想要减少并购负向财务效应,企业需要校正并购的动因、选择正确的并购类型、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事前调查以及进行充分事后的整合;国家应该发挥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企业并购法律体系,保护并购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