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芹菜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中药材中。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其中发现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其机制还尚未清楚。本实验采用了H9c2心肌细胞,成功建立H9c2心肌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并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efp-si RNA腺病毒,深入探讨芹菜素抗H9c2心肌样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雌激素效应环指蛋白(efp)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良好的H9c2心肌细胞,经常规培养后随机分成五组,每组重复六次:(1)正常对照组(Control)、(2)缺氧/复氧组(A/R)、(3)芹菜素+A/R组(apigenin+A/R)、(4)芹菜素+阴性对照+A/R组(apigenin+NC+A/R)、(5)芹菜素+efp-si RNA+A/R组(apigenin+efp-si RNA+A/R)。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测定efp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的细胞凋亡水平以及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Δψm)稳定性、活性氧(RO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上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成功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基础上,H9c2心肌细胞经过芹菜素预处理24h后再经过A/R损伤后,与A/R组相比,H9c2心肌细胞中ef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浓度芹菜素预处理组与A/R组相比,40μM浓度的芹菜素预处理组中efp蛋白表达量上调最为明显且细胞存活率最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上清后,与A/R组相比:芹菜素+A/R组MDA含量下降、LDH活性下降,SOD与GSH-Px活性都分别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实验组后,与A/R组相比:芹菜素+A/R组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性增加、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芹菜素+efp-si RNA+A/R组,与芹菜素+A/R组相比芹菜素抗心肌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却被显著削弱。结论:芹菜素抗心肌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efp蛋白表达程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