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内壁激光表面强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综合含水逐年上升,我国大部分油田机采井管杆磨蚀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油井免修期明显降低,维护作业量大大增加,大大明显提高了采油成本。目前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有采用扶正器、涂覆防腐耐磨涂层等,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操作复杂、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采用5kW横流CO2激光器及内导光系统对油管内壁进行熔凝处理,以提高油管的整体耐磨耐蚀性能。确定了涂料成分及球磨工艺,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优化,配制了适合内壁喷涂的激光涂料。试验表明,球磨时间越长,颗粒越细化,喷涂成型能力越强,吸光性能越好;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当氧化钇含量7.5%,膨润土含量5%时,涂料吸光率最高;针对内壁喷涂这种特殊的喷涂形式,利用高速旋转雾化原理自行研制了内壁喷涂系统。研究了油管内壁不同的表面状态(喷砂+涂料、喷丸+涂料、未处理+涂料、未处理)对熔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喷丸表面处理后,熔凝层表面硬度比基体可提高120%。在满足表面平整的要求下,喷砂、喷丸处理后,试样获得较厚熔凝层的能力比表面不处理状态高15%以上。对比喷砂与喷丸工艺,喷砂后熔凝成型较喷丸差。因此,喷丸最适合做为激光熔凝处理的表面预处理工艺。对油管基体及熔凝层进行显微组织分析表明,母材三维组织具有沿轴向的带状组织特征,主要由带状的铁素体与珠光体组成。激光熔凝后,显微组织明显细化。熔凝区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而相变区主要由针状马氏体及铁素体组成,相变区与高温回火区都有一定的带状组织特征。对熔凝层进行显微硬度及电化学测试表明,随着扫描功率的升高,熔凝层平均硬度有所降低,但油管整体耐蚀性能上升。对普通油管及螺旋强化的油管进行磨蚀试验,结合磨蚀失重、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硬度及电化学测试数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强化油管磨蚀性能优于普通油管;而对于激光强化油管,激光功率较高、螺距较小时,耐磨蚀性能较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激光螺旋强化的机理主要是:具有高耐磨耐蚀性能的螺旋强化带对非强化区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使非强化区只受冲刷腐蚀作用,明显降低了非强化区的磨蚀失重速度,从而大大减小了强化油管的整体磨蚀速度。
其他文献
设计设计自动饮料机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本文通过运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来设计。这种方法来设计自动饮料机,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设计出来的自动饮料机通过实践验证,实现了
以某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1#支洞穿越断层、透水层的技术措施、施工组织措施为例,阐述了隧洞开挖中断层、层间水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本文描述了某船喷水推进装置配置及其监测控制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监测系统设计的一些改进技术,目的是通过有效合理的监测,来了解改善和提高液压、液流流速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煤矿企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造,能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底层监控网络如何构架以及如何实现统一的通信平台,成为煤矿信息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
地理学案作业是学生重要的地理学习活动方式,是整个地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实现地理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系统研究地理学案作业的设
电磁成像是电磁逆散射理论应用的重要方面,是指在给定入射电磁波和部分通过测量获得的散射场数据的条件下,对散射体的几何形状或电磁参数进行成像和重构。随着电磁成像应用的
多目标优化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近年来,基于进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的关键技术和算法的应用问
清洗机器人可取代人工劳力进行清洗作业,具有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环境、能进行危险作业等优点,受到机器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冷凝器清洗机器人作为大型火电厂冷凝器清洗装
辽河坳陷海外河油田海26块是海外河油田主力断块,构造位置在辽河断陷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倾没带的南端,是中央隆起带南部倾没端上的一个次级隆起,属翘倾断块复式油气聚集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伴有骨脆性增高及易导致骨折的增龄性疾病,它与年龄、性别、饮酒、雌激素缺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