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毒死蜱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多以极低浓度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具有内分泌干扰物特性。毒死蜱在叶菜类蔬菜中规定的残留量最高含量可达100μg/kg,并可通过土壤-蔬菜-昆虫食物链环节进行转移,对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以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鳞翅目:夜蛾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斜纹夜蛾幼虫人工饲料中添加低浓度(1μg/kg,10μg/kg,25μg/kg,100μg/kg)的毒死蜱,研究了低浓度毒死蜱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根据低浓度毒死蜱对卵黄原蛋白的影响建立了用以检测低浓度毒死蜱污染的ELISA方法。 1)低浓度毒死蜱促进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 低浓度的毒死蜱能刺激昆虫生长,显著增加幼虫和蛹的体重。10μg/kg处理第3天幼虫体重和化蛹后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6.4%和20%;也能加快昆虫的生长速度,缩短幼虫发育历期,10μg/kg处理幼虫发育历期低于对照1.1 d;低浓度毒死蜱对5龄幼虫的食物利用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增加6龄幼虫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10μg/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56%,29%和16%。 2)低浓度毒死蜱刺激斜纹夜蛾繁殖力的增加 低浓度毒死蜱处理能增加雌虫总产卵量和卵孵化率。1μg/kg和100μg/kg处理第1d产卵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1%和73%。雌虫所产卵的孵化率与产卵的天数和处理浓度有关,1μg/kg毒死蜱处理雌虫,第1d、3d、5d、6d和7d所产卵的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毒死蜱处理雌虫第3d、5d所产卵的孵化率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虫的精巢、卵巢重量以及整个虫体的重量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3)检测低浓度毒死蜱污染的ELISA方法的建立 毒死蜱具有内分泌干扰物活性,能影响昆虫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的产生,建立了检测低浓度毒死蜱污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的检测工作范围为15.87-125 ng/ml,Vg抗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00,灵敏度为20 ng/ml。在此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复性,并对低浓度毒死蜱对斜纹夜蛾不同虫态Vg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通过检测斜纹夜蛾幼虫和雄性成虫体内卵黄原蛋白含量变化监测环境中低浓度毒死蜱的污染状况。 低浓度毒死蜱刺激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并提高其生殖力,ELISA方法的建立为检测这种作用效果提供了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次生代谢物骆驼蓬碱是β-咔啉类化合物,在药理学研究中显示出抗焦虑、镇静、抗疟疾、抗肿瘤、抗氧化、消炎、抗病毒、抗真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属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亚洲种“Candidatus
小麦蓝矮病(Wheat Blue Drawf)是由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 riatus L.)专化性传播的小麦植原体(Phytoplasma)病害,目前仅在中国发生报道。该病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
柿树炭疽病(Persimmon anthracnose)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在本文中也称柿树炭疽菌)侵染造成的,在全世界产柿国家均有发生。柿树炭疽病最近几年在
本试验用烟草为试验植物,用烟蚜(Myzus persicae)为试验昆虫,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昆虫主要解毒酶的活性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比较烟蚜在取食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的烟草植株后
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隶属于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材小蠹族Xyleborini,我国过去俗称“材小蠹”。多数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种类具有对当地森林系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