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理雾霾的国际技术合作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雾霾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公害,对中国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健康成本。如何有效治理雾霾天气对我国环保部门构成重大挑战。目前,中国呈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单靠一己之力对抗雾霾往往会耗资巨大、分散国力;另外,国际社会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频频施压,中国治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国际合作治霾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整合各国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后实施国际技术合作,给中国治霾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在承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京都议定书》效力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下的技术合作,并参与伙伴国间的技术联合开发和议题联结。一旦技术合作成功,中国将极大改善国内空气质量、生命健康、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也将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行动中,共同营造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格局。与此同时,中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珍惜国际科技合作,采用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治理本国雾霾。文章首先从国际技术合作的宏(微)观动因、国际技术合作相关理论出发,创新性提出了有关技术合作的要素国际转移理论、技术差距论和需求资源关系理论。其次,从中国雾霾的本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三方面界定中国雾霾问题,并从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及清洁煤技术三个层面,结合要素国际转移理论、技术差距论和需求资源理论解释中国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动因。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必要性和潜力分析作为文章的核心部分: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必要性分析,基于政府间协调机制、技术、资金和人才四个要素对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的贡献研究,最终使用Eviews6.0计量模型得出技术对治霾成功的贡献度最显著;中国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潜力分析主要表现在:第一,《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给中国带来的国际义务分担;第二,集体行动逻辑要求集团规模化,中国应尽量参与多国联盟行动;第三,治霾博弈论从中、美治霾的策略选择着手,采用矩阵法列出各国的占优策略,从而确定合作治霾的最优策略;第四,市场创新制度重点在中国建立自主碳排放交易体系,拥有定价权,提高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觉购买碳排放权的意识,全民参与低碳减排;第五,各国治霾国际技术合作给中国带来示范效应,以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为案例,分别介绍各国的低碳技术优势及潜在技术合作领域,分析国际技术合作给各国带来的成效,并从能源结构、行动计划和公众意识三方面阐述中国的减排潜力。综上所述,我们继而得出中国治霾的国际技术合作有效途径,主要有构建技术转让平台、碳排放交易体系、积极援引技术外交和多轨道合作方式,并对中国治霾的自主创新技术提出构想。
其他文献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它是由食品的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和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两部分组成,对原料、生产
近几年,人们对砷、氟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吸附法在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发出新型、高效的吸附剂去除砷、氟成为人类研究的重点。本实验利用前期制备出的铝锰复合
<正>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我国儿童青少年贫血90%以上为缺铁性贫血[1]。防治贫血是儿童青少年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土壤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与其他各环境要素的联系密不可分。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区、近郊远郊以及郊区土壤以及农村耕地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草本植
利用海洋微藻进行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研究。探讨了海洋微藻对氨氮浓度的耐受性、固定化海洋微藻、气升式反应器密度、饥饿处理条件下对水产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污染,由此烟气的脱硝处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采用V2O5-W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