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金融服务创新及风险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是实现乡村振兴资源要素配置的助推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金融改革让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以满足乡村振兴对金融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年以来,乡村农业产业及其现代化程度不断深化,新型产业化组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资金需求也逐渐增多。金融机构也不断加大涉农支农力度,增设农村基础网点,增加涉农贷款,为农业、农村、农户提供资金保障。尽管如此,面对众多中小微涉农企业及农户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仍然无法提供有效供给。究其原因,农村金融风险大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创新破解金融风险难题成为乡村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1)河北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描述统计分析了乡村振兴下农村金融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长期性的需求特征,同时也梳理了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的诸多金融服务新举措、新方式,但实践中农村金融发展仍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农村金融风险大,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创新破解这一难题。(2)总结提炼了河北省金融服务创新的几种典型模式,包括“政银企户保”、“政银保”、“政融担”和“供应链金融”等,通过对几种模式运行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凝练了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创新之处与效果。这种金融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银行机构的农业信贷风险,提高了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但金融服务创新仍然存在风险,只有将这些风险进行深入识别并加以控制,金融服务创新才能得以持续。(3)基于熵理论分析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构建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熵模型,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总熵值反应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程度,从模式熵增、熵减的角度分析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风险。通过分析发现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政府的财政持续性风险、担保机构的资产转化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合作风险等一系列新的风险。(4)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农村征信系统、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对策建议,达到促进金融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在梳理金融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河北省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模式,从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分析了创新模式的运行特征;二是从熵理论角度构建了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熵模型,并分析了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构成,据此提出风险控制对策。不足之处在于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数据不可获得,对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分析还处于理论阶段,没有进行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具有超薄轻巧、柔性、低功耗和高色纯度等显著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青睐。未来,大屏幕、低成本和高分辨率OLED是新型
针对工作台扭摆会导致机械加工对接产生误差,提出基于三维投影矩阵构建生产流水线对接系统平台,以降低对接误差。三维运动平台采用脉冲信号控制的步进电机进行驱动,达到机床限位控制;通过控制激光器开关和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实现系统的激光控制;通过多普勒频差测量位移技术,采用交流前置放大器替换常规直流放大器等,获取精准实时测量数据;根据三维立体视觉校对原理提取对接区域图像特征点,依据特征点校验机械加工平台三维
中子辐射效应是半导体器件在辐射环境中损伤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中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电离和非电离能量沉积、原子空位密度的Geant4模拟方法。电离能量沉积可用于分析电离
自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高质量发展”一词多次在不同场合被提出,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系族集团作为高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市场上出现很多“僵尸企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国务院等部门多次强调务必要化解过剩产能行业中的“僵尸企业”。而系族集团组织机构庞大且层级多,也出现了靠吸血存活的僵尸企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企业亟需
目的:观察苦酸通调敛汗方治疗消渴汗证(气阴两虚、营卫不和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消渴汗证(气阴两虚、营卫不和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本临床研究病证结合选择患者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内分泌代谢病疗区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与治疗组(口服甲钴胺片+口服苦酸通调敛汗方中药)2组,进行4周的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各个行业都加大了与国际化接轨速度,尤其在我国护理与世界护理的接轨过程中,境内国外人员逐渐增多,高素质、能力强的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
我国北方冬季低温干燥使得葡萄种植需覆土越冬,这一措施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因此寻找具有抗寒性的葡萄种质资源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抗寒性较强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为试材,通过北方自然低温生长锻炼为处理,分别设定生长期(A,28±1℃)、抗寒初期(B,5±1℃)、抗寒中期(C,0±1℃)、抗寒后期(D,-5±1℃)和深休眠期(E,-10±1℃)共5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