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研究英语新词中的名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提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理论。人们在观察某一客体时,不能同时感知到图形和背景,而是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先看到图形。根据客体不同组成部分的突显度,首先被感知到的区域被称为“图形”,被忽略的部分则是“背景”。这种图形与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的现象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自Talm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特别是方位词的意义后,认知语言学家就把图形—背景分离原则看成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学者也针对英汉语料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将该理论应用于解释新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只涵盖汉语新词或只针对英语新词中的复合词。由于图形—背景理论的焦点是突显原则,而在英语新词的名词中也存在某些组成因素因比其他因素更为突显而先被感知的的现象,所以本文就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来研究英语新词中的名词。通过对从韦伯斯特网站上节选的2011年的全部新词名词按照复合词、派生词、转类词、类比词、混成词、逆成词、首字母大写词、旧词新义词以及全新词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认知分析后,作者发现在总数为305个英语新词名词中,共有112个可从图形—背景视角来阐释。这些词分别为复合词,派生词和类比词。其中复合词有56个(总数58个),派生词39个(总数39个),类比词17个(总数27个)。由此观之,除了可从词汇构成角度理解这三类词外,还可从图形—背景这一认知视角阐释新词,为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提供了一条认知途径。然而,研究还发现此三类词各自的突显因素却是不同的:复合词中的关系型名名复合词、特征映射型名名复合词、联合型名名复合词以及形名复合词因首词突显,合成型名名复合词因其隐喻含义突显,派生词和类比词皆因词素突显而能够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来理解词义。
其他文献
《行政诉讼法》第43条勾画了我国行政诉讼证据适用规则的轮廓,细致内容散见于《证据规定》《行诉解释》之中,其结构尚未体系化。行政诉讼证据适用规则与刑事、民事诉讼证据适
系统地论述了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重点对不同阶动力学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协议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一致性问题的相关应用进行了简单总结,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山地丘陵地区是我国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山地丘陵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评价,按开发内容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博物馆乃是人类文明成果以及社会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尤其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使社会公众获得了满足其现实文化诉求的全新场所。可以说,博物馆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