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大省,苹果园养分的合理管理是当地苹果产业增产增效的关键,但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施肥不合理问题,如“果树忌氯”导致含氯肥料不能在苹果园中发挥其营养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含氯肥料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苹果园的苹果产量、品质、氯素分布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究苹果含氯肥料的合理施用量,为含氯肥料在苹果园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1.在陕西省渭南市3年生艾达红苹果园做晶体氯化钾肥效试验1年后:不同钾肥处理(晶体钾、硫酸钾、晶体钾和硫酸钾镁配施)对苹果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在提高土壤速效钾方面,晶体钾单施和与普通二铵配施均优于硫酸钾,但晶体钾显著提高了土壤中Cl-含量,为保证苹果园施用晶体氯化钾后土壤氯安全,建议施肥量为N:300kg/hm2,P2O5:150 kg/hm2,K2O:200 kg/hm2时,钾肥由晶体钾和硫酸钾(或硫酸钾镁)各提供一半,并配施尿素和二铵(或美盛美可辛)。2.以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和水浇地2种水分条件下8年生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5个含氯肥料用量处理:CK、T1、T2、T3和T4,对应Cl-投入量分别为0、113、226、763、1300 kg/hm2,于成熟期测定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果实中Cl-含量,并测定0-200 cm土层Cl-含量。结果表明:旱地和水浇地苹果园不同处理的苹果产量、品质均无显著差异。随Cl-用量增加,旱地和水浇地苹果树果实和叶片Cl-含量均有所提高,旱地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62.16%和311.02%,水浇地T4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0.11%和46.55%。旱地和水浇地果园土壤Cl-含量垂直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其中旱地苹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而水浇地则主要分布在100-200 cm土层。因此含氯肥料更宜在灌区施用。3.连续两年(2016-2017)在关中灌区设置5个含氯肥料用量灌水处理CK、T1、T2、T3和T4,对应Cl-投入量分别为0、113、226、763、1300 kg/hm2,和1个干旱处理T5(D)Cl-投入量为1300 kg/hm2,结果表明:果实产量和品质无明显不良变化,施用适量Cl-能增加产量和提升品质,促进植株对氮、磷、钾吸收,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过量则抑制。成熟期叶片Cl-含量达165180 mg/kg,枝条Cl-为19.6826.29 mg/kg,均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果实Cl-含量(63.2267.31 mg/kg)差异不显著。T2-T4处理0-200 cm各层Cl-含量随施氯量增加而明显增加,且受淋溶作用明显:成熟期0-100 cm土层Cl-含量均低于100 mg/kg,其中0-60 cm均低于15 mg/kg。各处理速效氮含量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其中NO3-受淋洗作用明显。各处理SO42-含量排序与其投入量基本一致,也受淋洗作用影响。土壤pH在7.78.2之间,处理间规律不明显,但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EC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综上,在灌区高产施肥水平为N、P2O5、K2O:480、300、600 kg/hm2情况下,可用氯化钾替代硫酸钾(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