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闲寂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道起源于中国,却成为了日本的重要传统文化。中国和日本都有为数众多的有关茶道研究的文献。从茶道历史到茶道的文化内涵,从茶道操作流程到茶道具等对茶道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是笔者发现大部分与茶道有关的研究,对茶道的中心思想——“闲寂”以及茶道的物质基础——茶室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另一方面,先行研究中关于千利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休与政治以及千利休与茶道的关系等方面,但对于千利休的茶室的研究并不多。而千利休作为茶道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茶室的改革实现了他对“闲寂”的追求,并将“闲寂”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利休与他的茶室在茶道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茶室狭义上是指举办茶事的房间。茶室是主人与客人相互沟通,进行精神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茶事活动中“闲寂”的意境要通过茶室这一重要载体才能传达给对方。因此,如果绕开对茶室的研究,便无法真正体会到茶道本质。同时,日本茶道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体现在茶室上便是“书院造”到“草庵”的过程。因此可以说,茶室的变化便是茶道的变化。利休与茶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茶道的历史、茶室的变革,来研究利休的茶室设计理念和他的精神追求。本论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序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来源,阐述了国内外茶道研究的成果。其次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最后,简要说明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和茶室的历史,以及利休在这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肯定了利休的茶室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并分析了利休流派的茶室的基本构造和特点。第二章作为茶道中心思想的“侘(闲寂)”的概念,根据历史资料来研究利休对“侘”的理解和看法。“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的贬义意思。随着茶道的发展,原先表达不足的状态的“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朴素”“淡雅”“悠闲”的美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否定名利和权利的生活态度,很受当时人们的欣赏。第三章围绕茶室与“侘”的关系,研究了“侘”思想是如何产生并影响了茶室的发展。绍欧将和歌中的“闲寂”一词引入茶道,代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美意识,因此绍欧的茶室都尽量使用简朴的材料,开创了草庵风茶室。利休继承了绍欧茶室的素朴风格并对茶室进行进一步改造。本节通过描述利休的代表茶室,来体会利休的茶室发展过程,并重点阐述了利休的代表茶室“待庵”和利休的四叠半茶室中所体现的“闲寂”风格。第四章通过利休茶室的发展变化过程来了解利休对“侘”思想的独特理解。主要表现在:1.摒弃对唐物的盲目崇拜;2.茶室面积的凝缩;3.采光的控制;4.将茶室设计成远离世俗的空间。利休在茶室中的这些改进正体现了他对于“侘”思想的极致追求。最后的部分是结论。通过考察利休的茶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日本茶道受到了同时期思想、文化、宗教的影响,以“闲寂”作为其中心思想,进而影响了此后的茶室的设计。所以茶室的变化过程反映了茶道的变化过程。忽视了这一点就无法抓到日本茶道的本质,即:通过茶室表达对“闲寂”思想境界的追求。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95例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
目的研究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口服复方氨氯西林胶囊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分别口服复方氨氯西林胶囊0.5,1.0和2.0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给药后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及单剂量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试验设计,耐受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健康男
快速准确地模拟和预测林火的蔓延和发展,可以为及时部署灭火力量、控制火灾蔓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分析影响林火蔓延的地形、可燃物和气象三大因子,评述林火蔓延模型的适用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典籍。由于它具有权威性, 《茶经》历经时间与空间的考验,使得茶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广泛传播。然而,外国译者由于缺少汉语文化背景并不能彻底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近几年,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丰富了金融市场,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应鼓励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