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异育银鲫鱼种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饵料中添加由啤酒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营养表观消化率、免疫机能、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为菌种之间的合理搭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一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72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投喂由啤酒酵母菌(6.40×109cfu/kg、9.60×109cfu/kg、1.28×1010cfu/kg)、嗜酸乳杆菌(1.60×109cfu/kg、3.20×109cfu/kg、4.80×109cfu/kg)以及枯草芽孢杆菌(3.50×109cfu/kg、1.05×1010cfu/kg、1.75×1010cfu/kg)三种单一益生菌制剂按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周期为60d,测定异育银鲫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三种试验用益生菌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顺序为:啤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且啤酒酵母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当其添加量为1.28×1010cfu/kg饵料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两个试验水平(P<0.05);○2三种试验用菌对饵料系数的影响顺序为:啤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饵料系数影响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当啤酒酵母菌添加量为1.28×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为3.50×109cfu/kg时饵料系数低于其它试验水平;○3三种试验因素对蛋白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顺序为:啤酒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顺序为:啤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对磷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1或P<0.05)。试验二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血液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饵料以及试验处理同试验一,试验结束时测定部分免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对血清溶菌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溶菌酶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试验用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不显著;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三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酶活影响试验饵料以及试验处理同试验一,养殖试验结束时测定异育银鲫前、中、后肠组织的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以及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肠段中,淀粉酶活性以中肠最强,前肠最弱,而脂肪酶则是从前到后依次减弱,蛋白酶活性则是以中肠最强,后肠最弱;○2三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四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对照组为自然放养鱼类,试验组同试验一,测定异育银鲫肠道内容物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气单胞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肠道内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数量,抑制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