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睡眠教育基础上针刺结合汤药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验证针药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的治疗作用,与西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材料与方法:本观察选择60例肝火扰心型的不寐患者,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科门诊。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疗法为针刺结合汤药,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均在睡眠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治疗组予龙肝泻肝汤加减治疗,用法为日一剂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口服;同时配合日1次针刺,穴位:安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行间、侠溪。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一片3mg晚睡前服用。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观察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7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次日、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都需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根据量表评分变化并且结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来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结合汤药组为83.33%,西药组为8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总评分:同组比较: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结束4周后比较有差异(P<0.05)。PSQI各因子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相比P<0.05,组间比较: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周后催眠药物的使用及日间障碍两项有显著差异(P<0.05),余项无差异。结论:1、针药结合为主治疗肝火上扰型不寐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西药组取得相似的疗效。2、针药结合对睡眠障碍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改善的作用,同时伴随症状也有改善。3、针药结合治疗不寐没有副作用,值得推广。4、针药结合较西药相比,能够更好地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和患者日间障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