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中的优势;了解快速康复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所能达到的协同效果,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2013至2015年收住的69例大肠癌病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四组,分别是A组(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组)、B组(开腹联合快速康复组)、C组(腹腔镜联合传统康复组)、D组(开腹联合传统康复组),其中A组17例、B组13例、C组20例、D组19例。其中行Dixon34例,横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腹腔镜手术37例,开腹组手术32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经病理标本结果确诊为结直肠癌。排除标准:无肿瘤侵犯临近器官及组织,无癌细胞远处转移或腹膜广泛种植性转移,无癌肿粘连,与周围脏器、组织难以完全分离,无术中难以完全切除者及行姑息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各组病理均证实为腺癌,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胸部CT,腹部CT,盆底MRI、心电图等。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对比四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RP变化趋势及幅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活动起始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  结果:  A组患者(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明显短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A组小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CRP及WBC在3天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A组白细胞计数及血CRP浓度回落幅度明显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康复联合腹腔镜手术方式可以明显缩短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总天数,减轻术后疼痛,术后能更早进行活动,降低手术创伤带给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病例的分析,探讨在有气腹腹腔镜电凝止血法与无气腹腹腔镜缝扎止血法两种方法下行卵巢囊肿剥除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之间微观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