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第十五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Sano等人提出了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系统的修改版本(modified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Scale,m-WFNSS)。本研究旨在对比新旧版本WFNS分级系统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患者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且患病后7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的a SAH患者临床资料26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的GCS评分、体格检查(是否存在偏瘫或失语)、并发症及手术方式等结果。患者出院时,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预后。将登记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个亚组,GOS中的死亡、植物生存状态(Vegetable State,VS)、严重残疾定义为预后不良,轻度残疾及康复良好定义为预后良好。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和χ2检验比较原版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系统(original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Scale,o-WFNSS)和m-WFNSS内部相邻分级水平之间的患者在预后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o-WFNSS和m-WFNSS评估a SAH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在m-WFNSS任何相邻分级水平之间,患者GOS平均值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o-WFNSS中Ⅱ级和Ⅲ级之间的GOS平均值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418);在m-WFNSS中,除了Ⅲ级和Ⅳ级外,其余相邻等级之间的患者预后分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o-WFNSS的Ⅱ级和Ⅲ级、Ⅲ级和Ⅳ级之间的患者预后分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WFNS分级系统与患者预后呈显著负相关,但m-WFNSS内部各分级水平的OR值上升趋势较o-WFNSS明显;ROC曲线分析表明,m-WFNSS和o-WFNSS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P<0.0001),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2、0.807。结论:虽然m-WFNSS仍需进一步改进,但对于神经外科医生,m-WFNSS评估a SAH患者预后比o-WFNSS更简单、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