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多年来将肺康复技术应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对我院肺病科疗区近三年应用肺康复技术治疗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研究肺康复技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要领、特色及系列方案,结合中医治疗肺痹的临证经验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继承和推广科室在此研究领域的学术理念及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疗区应用肺康复技术治疗的间质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主症,相关理化检查,诊断,证型,应用的肺康复技术等,整理记录后录入到新建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工作表中,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经验,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纳入的673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女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肺康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6项:中药封包、运动、针刺、推拿、体外反搏、吸气肌训练,总应用频数共计1617次,平均每个处方包括2.40项技术;6项肺康复技术广泛应用于7个证型:脾经伏火,痰热内蕴证;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证;湿热蕴于三焦证;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证;肠胃湿热,痰饮痹肺证;肺肾阴虚,肺络不畅证;肾精不足,肺络痹阻证;使用频数大于250次的肺康复技术有2项:中药封包、运动,累计频率为54.42%,为核心应用技术;未纳入的65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未应用肺康复技术的原因主要有四大方面:个人因素,客观阻碍,家庭和社会因素,医护人员影响。结论:1.古今贯通,动静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在应用肺康复技术治疗ILD过程中,既引入先进的肺康复治疗器械,又融合中医传统外治法及康复疗法,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灵活施治。2.综合立体,丰富多元。肺康复治疗技术综合多样,肺康复技术主要包括中药封包、运动、针刺、推拿、体外反搏、吸气肌训练6项,每项技术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在治疗ILD的整个阶段,既有规律,又有章法,理论鲜明,层次立体。3.标本兼顾,虚实有别。间质性肺疾病中医以“肺痹”为名,肺中虚冷为疾病本质,肺气不足为发病基础,同时“邪”与“痹”贯穿始终,疾病发生发展各个阶段,内外相引,虚实错杂,痰、饮、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共存,肺、脾、肾等各个脏腑功能失调,治疗时各项肺康复技术紧密配伍,辨证论治,以修复脏腑功能为本,以驱逐外邪、除痹通络为标,虚证宜补,实证宜泻,使得整个治疗过程肺康复技术治疗的优势凸显。4.循途守辙,注重个体。肺康复技术在治疗过程中有既定的处方和规则,同时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的不同进行个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