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管理理论: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管理是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是课堂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促进了课程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也必然会推动课堂管理的变革。我国以往初中课堂管理大多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规训式管理,这种管理将人异化为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课堂管理应该具有的伦理性。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管理理论、我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堂管理中,以伦理关系存在的人,要求课堂管理必须遵循这种伦理性,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初中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为改变教师、家长等的管理理念提供一个方向,为改善初中课堂管理伦理提供一些对策,为初中课堂管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分析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述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等,在分析了伦理、教学伦理概念的基础上对“课堂管理”和“课堂管理伦理”这2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课堂管理的伦理视域。本部分首先阐述了课堂管理伦理的理论背景,其次论述了课堂管理伦理的应然表现,最后概括了课堂管理伦理视域下的课堂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现状。首先对调查工具的编制以及调查实施进行了简单论述,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及现状的分析主要是从4个维度进行:课堂管理理念、课堂管理规范、课堂管理行为、课堂管理效果及学生心理反映。  第四部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这部分主要由两个内容构成: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这部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前一部分的内容和访谈、观察的内容。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有:伦理意识不足、管理规范狭隘化、管理方式规训化。原因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制度原因、文化原因以及个人原因。  第五部分: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本部分内容依据前面两个部分中关于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的相关内容,结合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推动学校管理方式伦理化;培养教师专业伦理意识;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改进课堂管理评价;创建尊重的课堂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专业特色模糊,职业特征淡薄、专业个性欠缺等现状进行概括,并对此弊端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必须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健儿获得51金、21银、28铜,奖牌总数100枚的骄人成绩,
本研究意在初步编制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问卷;分析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现状及焦虑状况;再初步探索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带有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是高等学校所有工作的核心所在,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
视野即哲学观,有怎样的视野决定着有怎样的教育。   以当代为界,音乐视野的主流在当代前与进入当代后发生着转换。当代前的艺术哲学史是唯心路线审美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大学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组织逐渐发展、根植于社会,并与所在社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紧密结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大学制度。英国大学制度以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