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局限于量的增长,资本利用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运行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主要有三类,有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FDI)。这三类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衡量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中三类资本的效率,对于研究我国资本要素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以中国经济运行体系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三种不同类型资本即FDI、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效率的衡量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资本效率的概念、评价标准、测度方法等相关理论与文献的梳理,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生产前沿面理论中的DEA非参数方法来测度不同资本的效率。选取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作为样本,收集整理了1993-2007共15年的相关数据,来测算不同资本的效率,其中资本效率可分解为资本技术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其中技术效率可分解为产出非中性技术进步率(V,W)、中性技术进步率(C,S)、产出非中性技术进步率(V,S),而资源配置效率又可分解为要素可处置度、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在中国经济体系运行中的三股资本力量中,民间资本的效率最高,国有资本的效率次之,都高于FDI,FDI的效率反而是相对最差的。其次,动态上来看,三种不同资本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国有资本从落后阶段、调整缩小差距阶段到赶超FDI阶段.最后,相对与民间资本高效、灵活、自我调整能力强,国有资本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代理链过长、所有者缺位、管理者缺乏激励、政策性负担过重、多目标运行及预算软约束等,而FDI在经历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消失后,独自化趋势,技术效率瓶颈等原因使得FDI效率下降被国内资本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