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处理和解决公共事务时所具有的自觉的和有目的的工具,是对公共资源进行价值性、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公共政策对公共事务解决的有效程度和政策结果对社会成员实际影响的程度可以通过公共政策的效能来确认和评价。因此,提升公共政策效能的有效路径就不仅是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政治科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于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舆论,对提升公共政策的效能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公共舆论对公共政策影响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的多元化视角,也为获得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研究路径设下了障碍。本文通过揭示公共舆论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理,并相应地考察公共舆论和公共政策效能的关系以及集体理性政策偏好对公共政策效能提升的根本性影响,研究者有可能从更为一般化的理论视角来审视二者内在的一致性关系。作为汇聚社会成员意志表达的公共舆论,对推动公共政策在实际解决事务,获得社会成员对公共政策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不过,提升公共政策效能的路径不仅仅在于政策系统自身对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制定、对公共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和政策结果被积极地评估和调整,而且也在于政策体系对社会成员所形成的集体理性政策偏好的积极回应和吸纳。正是在二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提升政策效能路径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