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纵观教材可发现教材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老师和学生使用的用于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和传播思想的材料。而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了。因此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因此它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目标有了新的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即更注重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表演和创造力的培养上。2001年新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音乐教材编写和评估的依据,从课程目标、基本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以往的《课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它的制定与颁布,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并预示着基础音乐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此《课标》为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都出版了供不同地区使用的音乐教材。新教材全面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内容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人音版”教材的内容、单元主题、结构框架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解读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编写的理念和价值,为音乐教材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小学音乐教材的发展轨迹,第三章是新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论述,第四章是“人音版”实验教材的内容分析,第五章是对“人音版”实验教材使用效果调查与分析,第六章是“人音版”教材使用获得良好效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