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菌种选育及合成途径的初步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毋庸讳言,食品防腐剂也是食品安全关键因素之一。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L-赖氨酸同聚物,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强、热稳定性、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等优点,是食品防腐剂的理想选择;ε-聚赖氨酸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但ε-聚赖氨酸产量低是限制其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微生物发酵产ε-聚赖氨酸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菌种选育,优化发酵条件,研究ε-聚赖氨酸合成途径中间代谢产物对合成ε-聚赖氨酸的影响,以期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探究链霉菌ε-PL产量提高的分子水平原因及其合成途径。以菌株SAB为出发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分析以及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菌株SAB为Streptomyces albulus(白色链霉菌)。并对菌株SAB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结合核糖体工程育种,利用链霉素抗性平板,甘氨酸和ε-PL抗性平板筛选突变菌株,最终从349株突变菌株中筛得遗传性能稳定的ε-PL高产菌株SAY6,ε-PL产量可达2.096g/L,与原始菌株SAB(0.959 g/L)相比,提高118.6%。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SAY6的最适培养基:葡萄糖5.0%,酵母粉0.50%,硫酸铵1.0%;单因素实验确定最适发酵条件:种龄20h,接种量10%,培养基装量80mL/500mL,培养转速200r/min,发酵时间72h,发酵至24h调节pH至4.5。经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后ε-PL产量为2.536g/L,与优化前2.096g/L相比,产量提高20.1%。通过研究ε-PL合成途径中间代谢产物柠檬酸、L-天冬氨酸和L-赖氨酸对ε-PL合成的影响,确定在发酵开始添加终浓度为1.00g/L的柠檬酸,发酵至12h添加终浓度为0.35g/L的L-天冬氨酸和1.00g/L的L-赖氨酸对促进ε-PL合成效果最明显,ε-PL产量可达3.334g/L,进一步提高31.5%;较出发菌株SAB提高247.7%。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出发菌株SAB与ε-PL高产菌株SAY6的转录组基因表达谱,与出发菌株相比,高产菌株SAY6有773个基因表现上调,714个基因表现下调;通过对影响ε-PL合成途径分析,发现ε-PL的合成可能以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途径为主要通路,过量的产物抑制天冬氨酸-赖氨酸途径,而在赖氨酸降解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较多表现为下调,抑制赖氨酸的降解,为ε-PL合成积累更多底物,初步揭示了链霉菌产ε-PL产量提高的分子水平原因,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改良ε-PL产生菌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涂料行业界内“马太效应”的发展动态,具体阐述了在市场整合的状态下,涂料行业的二线品牌产品的发展情况以及乳胶漆发展日益成为主流方向的大好前景。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大量出现,伴之而来的是严峻的消防问题.规范未对超高层建筑有明确界定,对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应组织专题研讨、论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在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口服康复新液联合西沙必利对我院2005年-2007年经胃镜检查而确诊的103例返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对其有效性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对50例患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患者57处患肢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1次/d,每次阻滞一侧,双侧交替或按病情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章程》在四年的实践过程中,在指导协会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章程》内容基本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广大会员单位普遍能严格遵守章程,履行
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测定对产时胎儿窘迫的监护价值。方法对344例单胎足月头位妊娠的孕妇进行产时脐血流测定,报告结果显示:脐动脉血流速度指数(S/D)、脉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