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话语分析把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一方面话语取决于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它又作用于社会结构,要么维持社会结构,要么改变社会结构。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关键在于分析者的批判精神。中国政府和谷歌公司围绕搜索结果过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和斗争,并最终以谷歌关闭其位于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google.cn而告一段落。期间美国一些主流媒体网站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本文从美国三大媒体网站选取了八篇相关报道作为分析数据。这三大网站分别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cnn.com,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nytimes.com以及今日美国(USA Today)的usatoday.com.本文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以及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对所收集的八篇新闻报道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辨别隐藏在新闻话语里的意识形态。本文的结构安排严格遵守费尔克拉夫的分析三步骤:描述,解读和解释。而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主要用在话语分析的描述阶段,为三篇新闻报道的分析提供了分析工具。对三篇新闻报道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它们的语言特点。在解读阶段,作者对八篇报道的主题进行了分析,旨在阐述报道的主要内容,内容涉及到的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话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解释阶段,作者试图找出中国政府和谷歌公司在审查制度上发生冲突的社会背景,以便更好理解话语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唤起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批判意识。从国外的大型媒体网站获取英语阅读材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英语学习辅助手段。然而如果没有一种批判意识,这些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在意识形态方面受到这些读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