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肝纤维化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其中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胶原等成分,引起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而引起肝纤维化。目前治疗肝纤维化主要集中在抑制HSCs增殖并阻止它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低氧在肝纤维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细胞暴露于低氧时可诱导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产生。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与 HIF-1α之间的关系密切,多种疾病中两者存在紧密联系。 目的: 旨在分析 HSCs于低氧下增殖和胶原合成过程中,是否存在 HIF-1α和ROCK1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具体机制的理解,以期找到治疗肝纤维新的靶点。 方法: 以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为模型。先在低氧条件下培养细胞,不同时间点检测 I型胶原和 III型胶原分泌的水平,并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HIF-1α和ROCK1的表达水平。接着设置常氧对照组与低氧实验组,通过向肝星状细胞转染小干扰RNA降低HIF-1α的表达,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α-SMA和I型胶原的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II型胶原的浓度。下一步,分组向细胞中加入 ROCK1特异性抑制剂降低 ROCK1表达,分析常氧情况下和低氧情况下,α-SMA、I型胶原的水平以及III型胶原的变化程度。最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对照组,转染siHIF-1α组和ROCK1抑制剂组,用MTT试验测试低氧条件下细胞的增值情况。 结果: 低氧条件下培养肝星状细胞,在0h,12h,48h检测I型胶原、III型胶原表达逐渐上升,也发现α-SMA表达升高,同时HIF-1α和ROCK1随着时间延长其水平也呈现提高。在低氧下,转染HIF-1α后,α-SMA和I型胶原表达受到抑制,降低了III型胶原分泌,并且ROCK1的蛋白和mRNA水平也出现下调。HSC-T6细胞中加入ROCK1特异性抑制剂,发现细胞活性降低,α-SMA和I型胶原表达程度下调,III型胶原分泌减少,而且HIF-1α的蛋白和mRNA也明显抑制。最后,发现降低HIF-1α水平和加入ROCK1抑制剂后,降低了细胞的增值。 结论: 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值和胶原合成过程中HIF-1α和ROCK1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