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椴树属13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叶脉以及6种植物花苞片和3种植物的花被片,3种扁担属的叶片、叶脉、叶柄和2种花被片形态特征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测,探讨了其解剖特征的系统分类学意义、生态适应性,并分析了椴树属植物的园林应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椴树属植物叶片表皮均有丝状或者条状的蜡质纹饰存在,扁担杆属没有这个特征;法国椴、毛糯米椴、蒙椴、莫特基椴、南京椴、葡萄叶椴、糯米椴的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浅波状,其他的为近平滑状,扁担杆属的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同时存在两种类型;椴树属叶柄横切面维管束中有较大的髓鞘,扁担杆属没有这一特征。因此,这三个特征可能是两属植物的一个界定特征。(2)叶片表皮毛的有无及分布的类型、叶片下表皮细胞形状在椴树属种间存在差异。a.变型大叶椴、孩儿拳头、葡萄叶椴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有表皮毛的分布,叶片表皮毛有单毛、2-4叉毛、星状毛3种不同的类型,葡萄叶椴同时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表皮毛,南京椴叶片的下表皮有毛基的存在,因此,表皮毛的特征可以作为一些种的鉴定特征。b.本研究中,椴组3种植物(毛糯米椴、蒙椴、南京椴)叶片的下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其对应的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而其他10种椴组植物叶片的下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对应的垂周壁式样为波状或深波状,所以下表皮细胞形状有无系统进化意义,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3)椴树属13种植物的叶中脉和叶柄横切面基本呈现圆形及椭圆形,其叶柄的近轴面形状和叶中脉的维管束形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型大叶椴、法国椴、华东椴、毛糯米椴、莫特基椴、南京椴、葡萄叶椴叶中脉的维管束排列为“U”形,其他的为半圆形;毛柱椴、美洲椴叶柄的近轴面形状为凹陷,其他的均为平齐或近平齐。(4)在所观测的6种椴树属植物花苞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较一致,为多边形或者无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者弓形、波状。与叶片相似,被覆有角质层或者蜡质层,具不同的表皮毛。但花苞片柄横切面有马蹄形、近“U”形、近圆形等不同的形状,这与叶柄横切面形状有差异。(5)椴树属花被片细胞具有皱纹状或者蠕虫状纹饰,在花被片的性状进化程度上属于较进化的性状。(6)通过选择与抗旱性相关的叶片数量特征,应用DPS软件类平均法(UPGMA)进行抗旱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叶椴、南京椴、孩儿拳头抗旱性较强,法国椴、莫特基椴的抗旱性较弱。(7)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研究表明,与椴属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抗旱能力相适应的形态解剖特征为栅栏组织发达、表皮毛丰富、叶片、叶脉、叶柄具有角质层或者蜡质层等。毛糯米椴、美洲椴、茸毛椴的海绵组织排列比其它种类更为紧密,推测这3种植物可能有更好的抗旱性。但这与抗旱性聚类分析的结果不相一致,所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8)椴属Tilia 13种植物附物的主要类型有叉状或齿状分枝附物、叶状附物、丝状附物、斑点状附物和圆锥状附物。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生态-系统演化分析,椴属植物可能具有附物纹孔而呈现出高度同质性,由于椴树科植物附物纹孔的有无存在异质性,推测椴属植物附物纹孔的起源可能是椴树科植物的共同祖先具有附物纹孔。(9)椴树属植物树冠整齐,树姿优美茂密,遮荫效果好,加上它的花清香袭人,苞片别致,同时本研究表明椴树属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和抗寒适应性,因此是一类优良的园林观赏树木。结合椴属植物的优良性状,对推广椴树属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