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扫描技术建立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以来,其快速、灵敏等优点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注重,并用于蛋白质、核酸、无机物等分析。本文在前人共振散射光谱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适配体和催化技术,继续拓展共振散射技术在H2O2和三磷酸腺苷(ATP)中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共振散射光谱技术的原理、金银纳米光学、催化特性及其分析进展;综述了H2O2和ATP的分析进展。
第二章,在pH4.4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产生与H2O2量成正比的·OH,·OH能氧化愈创木酚生成四聚体微粒,其平均粒径在462.7 nm,该微粒在530 nm处有一较强共振散射峰。其共振散射峰增值(ΔI530nm)与过氧化氢在0.55~27.6μmol/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灵敏、快速、选择性测定微量过氧化氢的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雨水水样分析,获得满意结果,加标回收率在98.58~110%。
第三章,在pH7.8 Tris-HCl缓冲液中,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体(DNA1)与其互补链(DNA2)结合生成双链DNA(dsDNA),dsDNA具有稳定的、刚性的双螺旋结构,不能稳定金纳米(AuNP),可被NaCl聚集,在590nm处出现一强共振散射峰。加入ATP后,ATP与dsDNA中的DNA1结合,游离的DNA2配体能稳定AuNP,随着ATP浓度增大,590nm处的共振散射值线性减小。适配体反应液中的AuNP对葡萄糖-铜(Ⅱ)体系有催化作用,其产物在610nm处有一较强共振散射。随着ATP浓度增大,反应液中AuNP越多,其催化作用增强,ATP浓度在2.2nM~20nM与共振散射值ΔI610nm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共振散射法检测ATP的新方法。
第四章,在pH7.8 Tris-HCl缓冲液中,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体(Apt1)与其互补链(Apt2)结合生成双链DNA。此dsDNA不能稳定纳米银(AgNP),NaCl可致AgNP聚集,在500nm波长处产生一个强共振散射光谱峰。加入ATP后,ATP与dsDNA中的Apt1结合形成较稳定的发夹结构结合物并释放出可稳定AgNP的Apt2。随着ATP浓度增加,500nm处的共振散射值线性减小。该适配体反应中未聚集的AgNP-Apt2对葡萄糖-铜(Ⅱ)微粒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其产物氧化亚铜微粒在610nm处有一较强共振散射峰。随着ATP浓度增大,反应液中AgNP-Apt2增多,催化作用增强,610nm处的共振散射峰增强。ATP浓度在4.95~165nM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增大值ΔⅠ610nm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ATP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
第五章,对本论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