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组建省级再担保机构,建立起政策性再担保机制,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政策保障体系,各地再担保在机构组建、功能定位、运营模式、运行机制、功能发挥等方面千差万别,存在着行业风险积聚和政策性功能成效不显著等问题。S省作为全国的融资担保大省,在机构数量、担保金额、担保企业户数等方面都居于前列。2015年底S省再担保机构正式挂牌以来,以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载体的S省政策性再担保机制逐步建立。本文选取S省政策性再担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政策性再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融资担保及再担保相关理论。其次,运用归纳演绎法,归纳融资担保、政策性再担保的相关概念,结合相关文献,对政策性再担保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对S省政策性再担保的机构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现有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结果,对优化S省再担保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虽然S省现有的政策性再担保对融资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融资担保行业、S省再担保机构和政策性再担保运行等方面看,政策性再担保依旧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风险高企、再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和政策性再担保运行不畅。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启示,本文尝试对优化完善S省政策性再担保提出若干建议,并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相关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当然,因为政策性再担保尚处于探索和发展期,本文并未就政策性再担保及再担保机构在市场化和政策性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能够进一步研究政策性再担保的最优政策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