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小肠镜与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的对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准确性及安全性,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分别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结合手术、大标本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小肠肿瘤的阳性率、准确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观察小肠肿瘤的临床症状及肿瘤类型分布。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18例小肠肿瘤,阳性率(18/22)81.8%,诊断准确率(18/18)100%;CT检查阳性率(10/22)45.5%,诊断准确率(10/18)55.6%,前者的诊断阳性率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9.1% (2/22)与多层螺旋CT检查并发症发生率4.5%(1/22)无显著差异(P>0.05);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为主(13/18,占72.2%),另有反复腹胀1例,急性肠梗阻症状1例,反复腹痛者2例,发现腹部包块1例;小肠肿瘤类型以间质瘤为主:10例,4例腺癌,4淋巴瘤。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阳性率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都有相当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磁力轴承用两电平数字开关功放的实现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功放的评价指标电流响应速度与电流纹波,考虑开关管、二极管特性等非线性因素,推导了电流纹波的理论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7-03以"急性心力衰竭"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吸氧、镇静、扩血管、
软件验证与确认(V&V)是软件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托卡马克安全关键仪控(I&C)系统可靠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深入研究ITER PCDH和现行国际标准的基础之上,明确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生活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充满生活化气息的英语课堂,能让学生
装置艺术不仅在展厅中起到装饰作用,更能够在景观空间被赋予价值和功能,在保持景观装置艺术的创新力和视觉效果上产生一定的市场价值,因此有必要分析景观装置艺术在经济活动
目的:观察术后体位管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并置放盆腔引流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行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的患者140例,
目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免疫分子,其功能主要是介导体液免疫,传统的免疫学理论认为,Ig是B淋巴细胞特有产物,机体其它细胞不产生Ig。
当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把大量的处理器单元(PEs)集成在单一芯片上.随着VLSI阵列密度的增加,系统运行期间PEs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在增加.这些发生故障的PEs会破坏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