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典型代表,智能机器人在我国具有亟待挖掘的市场潜力,但缺失关键技术等原因,我国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实力较发达国家还处于薄弱地位。天津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轻工制造业中心,市政府为带动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提升本市科技创新软硬实力,对智能机器人产业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策对壮大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阶段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系统性地阐述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内容作为研究基础,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产业特征和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等,分析了我国智能机器人的产业现状。在产业理论中指出了产业的概念与分类,并结合竞争力的相关知识,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本质,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对产业发展模式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总结。随后重点对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通过资本、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产业机遇、政策与规划的横向对比,总结出先进国家在发展本国机器人产业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由此提炼出发展天津市该产业所获得的启示。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组成的产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产业的机构、特点、问题等方面揭露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内在发展逻辑,提炼出发展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瓶颈与问题,包括政策依赖性强、产业集群劣势、缺乏自主品牌、应用领域受限、核心技术研发不足等。论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提出产业发展目标,提炼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产业发展要素,具体从创新能力、市场需求、科技研发、资源要素、辅助支持等方面加以阐述。最后文章提出了发展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具体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紧产业战略布局;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塑造产业创新业态;提升品牌竞争实力,发挥服务平台优势;扩大优势资源效益、迎合产业发展方向;挖掘市场需求热点,加强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做足工作。论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推动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对提升天津市经济与科技实力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