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热点问题,企业绩效和股权结构关系的研究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基于各自的国情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且关于该问题的实证结果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结论。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股权全流通和,我国上市企业股权被分割成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公司的股权结构随着法人股和国有股的全部流通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改革使得上市企业获得一次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和绩效的机会。截至2006年底,沪深两市已有1124家上市企业完成股改,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迈入全流通时代。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且足够的时间跨度更有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因而,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后果的研究变得必要且可行。本文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对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股权层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层级、股权集中度共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深化我们对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后果的认知。基于上述目的,首先,本文在国内、国外两个维度上回顾了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股权层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述评,梳理了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股权层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次,本文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以及介绍了股权结构的主要理论,并且对企业绩效进行了指标化的描述。最后,本文通过对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理论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下假设: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层级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绩效随着股权层级的降低而升高、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绩效随着股权集中度的降低而升高、以及股权层级、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本文通过对2877个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回归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层级成正相关关系。第二,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集中度成负相关关系。第三,企业绩效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层级的升高而升高。第四,企业绩效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集中度的降低而升高。第五,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绩效与股权层级、股权集中度成正相关关系,表明在股权层级、股权集中度共同作用于公司绩效的情况下,股权层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高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国有企业构建合理的股权层级,非国有企业构建合理的股权集中度并且我国需要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