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阅读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从它伴随文字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对阅读主体自身心理活动的依赖。传统的阅读着重对字词的认知、意义的理解,忽略了作为“主体”的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主体在观照读物,对其进行信息输入、加工、筛选、编码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思维流”,审视自身阅读过程,对“自我”进行觉察、评价和调节,从而获得认知重构,产生新的发现。这就是“创造阅读”。监控与思维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读者的“创造”既是过程,也是最后必然的结果。这就要求读者摒弃“被动接受”、“被动阅读”的旧习,对读物“主动”地加工、重构,体现出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创造。 本研究力图跳出传统阅读的篱绊,对于丰富阅读研究理论,解决阅读实践等问题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本研究剖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了传统阅读与创造阅读的差异,建构了创造阅读的理论基础,对创造阅读的含义、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心理运行过程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创造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影响要素;特别是对创造阅读能力如预测能力、感知认读能力、思维能力、阅读监控能力等的培养训练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
其他文献
高层次人才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针对广州市的高层次人才政策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分析了广州市高层次人
大肠息肉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以血便为主要症状,我院在1966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大肠息肉106例,并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或钳切息肉,现报告如下: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基础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
绘本是幼儿接触外界事物、完善自身情感体验、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载体,同时也是儿童戏剧活动设计的最直接的素材。如今绘本在儿童教学的运用中备受欢迎,由此而产生的由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