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合理利用能源,开发新能源及人类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迅速的发展。学校教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形式,同时中学阶段又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化学学科具有独特的视野和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特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法等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能源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能源教育的内容进行目标体系和知识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能源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及课程中实施方法和途径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主体、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第二章:阐述了能源教育的内涵、目的及能源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分析了中学化学教学与能源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及中学化学课程中能源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学习阶段和学生特点、化学学科与能源教育的关系以及化学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得出中学化学教学与能源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的结论。对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对能源教育的要求、人教版中学化学教科书中能源教育的内容及课程中能源教育内容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总结,了解了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源教育的实施情况及特点。第四章:整篇论文的中心部分。正是由于目前我国能源教育的现状,即还没有专门的能源教育课程,仅仅是渗透在一些相关学科中,而在各学科中有关能源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内容比较分散。其中,化学学科中能源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要求也并不明确,因此,本章就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源教育目标体系和知识内容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五章:基于第三章中对中学化学课程中能源教育实施建议的分析,在化学课程中能源教育理论知识相对充实,但其内涵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的应用还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更有效更合理的实施能源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章针对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源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给予建议。第六章:将第五章中提出的能源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两份代表性较强的能源教育的教学设计来说明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能源教育的可行性。两个教学案例分别选取的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燃烧热能源》和《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家乡有酸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