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见于成人,发病率约占成人ALL的25%[1]。研究表明,CD34在除AML-M3以外的AML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预后相关[2、3],而CD34在ALL中的研究相对较少。T-ALL的免疫表型与临床特点的研究以及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以T淋巴系常见的抗原如CD2、CD3、CD5、CD7等居多,而对于非特异性抗原CD34,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在于该抗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对其与预后的关系报道鲜少。T-ALL发病率较低,预后差,CD34抗原在T-ALL中的表达不高,目前人们对其生物学、免疫学等了解不足,不能通过识别可靠的预后因素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CD34阳性及阴性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CD34表达对成人T-ALL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初治成人T-ALL患者,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分为CD34阳性组与CD34阴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化疗后的4周完全缓解率及预后生存进行比较。分析CD34的表达是否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57例初治成人T-ALL患者中,CD34阳性组13例(22.8%),CD34阴性组44例(77.2%)。CD34阳性组与CD34阴性组在性别、年龄、肝脾大、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染色体异常、4周完全缓解率(CR)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4的表达与纵隔肿物无相关性(P>0.05)。初诊时CD34阳性组血红蛋白(Hb)<90g/L、伴髓系抗原表达者的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3;χ2=6.787,P=0.009)。治疗过程中,43.2%的患者疾病复发,但与CD34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15例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42例未选择HSCT,在未选择HSCT的患者中,CD34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CD34阴性组为17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40)。结论1.成人T-ALL中CD34的表达与初诊时年龄、性别、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染色体异常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无明确相关性。2.CD34的表达与纵隔肿物、疾病复发无明确相关性。3.CD34阳性组更易出现中、重度贫血,且与髓系抗原表达有关。4..CD34阳性组T-AL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低于CD34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5.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CD34阳性组中位生存期短于CD34阴性组,提示CD34的表达可能是T-ALL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6.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生存率高于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ALL患者,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改善预后的重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