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开胸术后1:10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心率变异的影响,以评价术后舒芬太尼镇痛对自主神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开胸术后的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n=40)和舒芬太尼组(S组,n=40)。分别观察术后PCIA镇痛、术后2h、4h、8h、12h、24h各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入室后平稳10min、术后2h、4h、8h、12h、24h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心率变异(HRV)的LF(低频)、HF(高频)、L F/HF(低/高频比值)、TF(总频)。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佳;PCIA镇痛2h后各时间点,舒芬太尼组普遍低于芬太尼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12h芬太尼组接近3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3分。组内比较:术后4h VAS评分高于12h、24h;12h评分高于24h(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均理想,但舒芬太尼组4h、8h、12h、24h时镇静评分均大于芬太尼组(P<0.05);F组术后8h镇静评分波动在2分。(3)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均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心率变异的比较:与基础值比较:F组2h时SBP、DBP升高,HR增快;LF、HF、TF、LF/HF降低(P<0.05);F组4h、8h时SBP、DBP、LF、LF/HF升高,HR增快(P<0.05)。S组各时点SBP、DBP、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2h时LF、HF、TF、LF/HF均降低(P<0.05),4h、8h时LF、TF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2h血压、心率变异指标恢复至术前值。与F组比较:S组2h、4h、8h时SBP、DBP、LF、TF、LF/HF均降低(P<0.05),HR减慢(P<0.05)。结论:(1)开胸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低。(2)开胸术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均可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均能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但舒芬太尼的作用更强,能使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3)开胸术后2h时,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可降低自主神经活性及抑制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表现为H]RV的各项指标均降低;两组患者2h时LF活性降低更为明显,自主神经系统具有向迷走神经占优势方向转移的趋势,提示术后2h应加强监测,以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舒芬太尼镇痛能保持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