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汉语热”的升温,中国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前来学习汉语,领略中华文化。在为热爱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学习汉语和展现自我平台的呼声中,“汉语桥”系列节目在国内应运而生。本篇论文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以及分析法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梳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观看远程教育视频资源,分析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的现状,结合只使用高级口语课教材所出现的短板问题,为本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和资料基础。“汉语桥”是一种影视资源,因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汉语热”的升温,中国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前来学习汉语,领略中华文化。在为热爱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学习汉语和展现自我平台的呼声中,“汉语桥”系列节目在国内应运而生。本篇论文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以及分析法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梳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观看远程教育视频资源,分析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的现状,结合只使用高级口语课教材所出现的短板问题,为本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和资料基础。“汉语桥”是一种影视资源,因此,视听理论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以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决赛阶段(从15强争夺赛至总决赛)为内容依托进行教学设计,论证“汉语桥”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程中应用辅助教材的可行性。将“汉语桥”片段作为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应用到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中,本着坚持课堂趣味性、增加互动、形成互动性交流的原则,分析当今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的不足之处,论述“汉语桥”的优势并利用其独特优势设计口语课,达成提升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本论文存在两方面创新内容。一方面是将“汉语桥”这类汉语竞赛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之中,弥补仅使用教材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编写了教学设计,对“汉语桥”片段具体运用给予了详尽描述。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前人在此领域所做的研究。第二章:“汉语桥”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中的适用性。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存在某些教学短板,而“汉语桥”自身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第三章:教学设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要素,完成适当的口语课教学设计。第四章:教案设计。细化教学步骤,完成一堂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反思整个教学流程,发现上课时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章:结论。总结本文优缺点,发现问题,为日后的研究做铺垫。分析证实,“汉语桥”完全可以运用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中,辅助教材更新。它能够改善口语课堂的整体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达到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以及经济地位的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言、尝试了解汉文化。于是,在全球刮起了一阵“汉语热”的风。本论文缘起于“汉语热”的国际大环境以及笔者个人于实习期间在对外汉语初级写作课堂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将歌谣应用于初级写作课的教学中。借助歌谣所具有的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内容写实、易识易记等特点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汉语要素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综合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尤其是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是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了解汉语特点,掌握汉语技能等的主要途径。支架式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对外汉语教师依据汉语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搭建不同的支架引导汉语学习者了解掌握汉语知识。不同于传统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认为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起辅助性的作用。本文选取支架式教学法为理论指导,利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
“把”字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都遇到诸多问题。本论文对沈阳大学“把”字句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出“把”字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把+O+V+趋向补语”这一语法点进行教学设计。全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此次研究的原因、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综述等,指出了当前“把”字句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也越发显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进修汉语和领会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英语等表音文字。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大多集音、形、义于一体。因此,习得汉字,尤其是形体结构相似的字,对于留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困难。事实上,留学生在辨析形近字时存在的难点和偏误越多,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能的要求就越高。本文在对形近字特点
古往今来,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美好向往,是中华民族文学精粹、艺术瑰宝;既合仄押韵、形式优美,又笔意含蓄、意境幽远。直到今天,仍然鲜活地与我们相伴相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如能选取一定数量篇幅精炼的名篇佳作,集中传授给外国学生,则既能收到汉语学习事半功倍之效,又可领悟中华文化妙谛无穷之果。中华古诗词思想艺术博大精深,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较高的历史文化与文学修养,才能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化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得到教育者更多的关注。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民间故事以其通俗易懂、蕴含哲理以及贴近群众生活等特点而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其教育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此外,民间故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语言内涵,是一种极具借鉴意义的对外汉语教学载体。基于此,民间故事对于强化留学生对中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以及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变大,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内影响也越来越大,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如孔子学院的开办、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年”活动的举办、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近几十年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不单单只是满足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需要,更是促进了汉语国际推
在全球国际化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汉语热”现象日趋显著,使得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大幅度增长。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作为学习汉语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各国的大量开设就是“汉语热”现象显著的直接体现。口语是进行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式,口语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2016年第十一届
近年来,辽宁省以沿海沿边以及环境优美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众多留学生来此学习汉语。为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培养优质的国际汉语教学人才,辽宁省从2009年起相继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目前有六所高校设置该硕士专业,即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大学。近些年,该六所高校一直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高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然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的颁布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数学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层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