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磁共振影像上各序列病变的观察及量化分析,探讨3.0T 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住院治疗、有明确首次颅脑外伤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的重型TBI患者35名。所有患者均行3.0T MRI多序列检查,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观察重型TBI患者MRI各序列图像中病灶的信号特点,比较各序列对不同性质病灶的检出差异,对ESWAN序列显示的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及FLAIR序列显示的非出血性水肿病灶数目、体积进行量化,并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35例重型TBI患者中有21例患者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总结21例DAI患者的ESWAN图像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部位、形态、数量,评估DAI分级与GC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昏迷时间长短分为2组,比较各部位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的差异。结果:(1)重型TBI患者各影像学技术检出的病变情况:病变性质分为出血性病变与非出血性病变,ESWAN序列较其他序列能清楚显示更多出血性病变(P<0.01),FLAIR序列较其他序列能检出更多非出血性病变(P<0.05);ESWAN序列、FLAIR序列检出不同性质病灶数目、体积与患者G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2)21例DAI患者病灶散在分布于轴索密集区(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脑干等近中线部位),病变形态呈点状、斑点、斑片状及条索样、串珠样;患者的DAI分级与GCS评分存在负相关(r=-0.509,P<0.05);昏迷时间不同的两组DAI患者,在颞枕顶叶白质、额叶白质、丘脑、胼胝体、脑干部位的出血灶数目及体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0T磁共振多序列联合检查能够客观、全面评估重型脑损伤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磁共振ESWAN序列与FLAIR序列能够提高对不同性质病灶的检出并评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2)ESWAN序列有助于DAI出血性剪切灶的检出及分级诊断,为DAI患者临床诊断及意识障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3)脑外伤后联合3.0T MRI多序列检查,有助于临床对TBI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