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够客观地分析正确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何种方式上好一堂课,是每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在分析当前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正文主要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理论。首先阐述了问题教学法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特点、理论基础及应用意义。第二部分结合实习经历,主要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方式,以L县D中学为研究对象,了解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出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改进策略。主要根据在调查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以及评价体系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第四部分以《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为例,呈现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反思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提高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